信息编号: | 1338654 |
招标类型: | 资材招标 |
地 区: | 福建 |
工程名称: |
福建长汀县红军烈士陵园主题雕塑设计方案征集公告 |
工程简介: |
本招标项目长汀县红军烈士陵园主题雕塑设计方案征集项目已由《关于要求审批“长汀县红军烈士陵园”建设项目的立项报告》都政[2012]119号、《关于申请核准长汀县红军烈士陵园主题雕塑设计方案招标事项的报告》都政[2012]120及《关于长汀县红军烈士陵园建设项目相关事项的批复》汀发改项[2012]246号文,建设资金来自中央资金及地方配套,招标人为 长汀县四都镇人民政府,招标代理机构为福州闽教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该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施工进行公开招标。 长汀县红军烈士陵园主题雕塑是为告慰烈士英灵,缅怀先烈遗志,弘扬烈士丰功伟绩,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给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供良好基地和教材,经长汀县人民政府批准,在长汀县四都镇选址建设长汀县红军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中建设一座标志性主题雕塑(基座约5*5m)及5个浮雕墙(浮雕墙约5m*2.5m),特向社会公开征集雕塑的设计方案,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长汀四都镇概况: 长汀县是红军的故乡、长征出发地之一、原中央苏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汀四都镇地处长汀县境西南,距县城36公里,东接濯田镇,南接红山乡,西邻江西省境,北接古城镇。全镇土地总面积329.4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委员会,113个自然村、3542户,16600多人。海拔270—771米,无霜期247—338天,年平均温度18℃,年平均降雨量1304—1974毫米,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是一个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山区乡镇。四都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红四军入闽第一站,是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红色革命旧址30多处,革命基点村25个(其中省定革命基点村17个),是全县革命基点村最多的乡镇。该镇的革命斗争从1929年始,一直坚持到1949年全国解放。 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何叔衡在此生活工作过;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领导革命斗争;杨成武、陈潭秋、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刘永生、王直、涂通今等一大批革命家在此工作、战斗过。 1929年3月11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从四都首次挺进福建。红军入闽驻汀后,于1930年至1934年间,中共福建省委、省苏、省军区、福建兵工厂、红军制药厂、福建军区后方总医院、红军造币厂、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福建分行、闽西工农银行等重要机构先后迁驻四都,四都成为福建苏区的大后方。1935年,中国金融事业的创始人之一、闽西工农银行行长阮山在四都谢坊村牺牲;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夫人王淑振在楼子坝村姜畲坑牺牲;原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夫人、中央苏区卫生部药材局局长唐义贞在红都村英勇就义。据史料载,在四都这块红色土地上长眠的革命烈士达到5000多人!仅在册的四都籍革命烈士就有488人,占当时人口的10.66%(《长汀县志》载,1948年四都全乡人口4578人)。为此,开国将军涂通今少将这样评价四都:“长汀的革命离不开四都,长汀的革命史有一半在四都”,四都被誉为“红军的故乡、红色的土地、红旗不倒之乡”。 二、项目简介: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四都镇党委、政府决定将红军烈士陵园项目建在四都镇红都村水口桥(原四都镇公路养护站及木材采购站)。该陵园背靠青山,三面环水,交通便利,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包括群体雕塑、纪念馆、纪念广场等。红军烈士陵园建成后,将成为缅怀烈士、教育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体位置、布局见附图) 三、主办单位、征集对象和征集时间 : 1、主办单位: 本次征集活动的主办单位为长汀县四都镇人民政府。由主办单位负责雕塑设计方案的征集、评选和宣传等工作。 2、征集对象: 全国所有关心、支持本项目设计的雕塑家、雕塑公司、设计公司、自由设计师、高校设计专业师生、艺术工作团体和个人,均可参加征集活动。凡应征作品的创作者,并按本规定的时间和方式送达应征作品的,均可成为本次征集活动的应征者。 3、征集时间 : 征集活动于 2012 年 10 月 31 日开始,至2012年11月 19 日 17 时截止,任何于截止时间之后送达作品者,无论何种原因,均不具有应征资格。 以邮寄方式送达的,送达时间以创作者所在地邮局当日邮戳为准;以当面交付方式送达的,送达时间签收时间为准。 四、创作要求 1、应征者要准确把握长汀县以及四都镇的历史文化内涵、资源特点和发展定位,应征者要凸显四都的特色元素,如红四军首次入闽、胜利起点、原福建省委、省苏、省军区三大机关及重要部门迁驻四都后英勇斗争、三打苦竹山、浴血归龙山战役、红四军与四都人民的鱼水之情、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神仙之府、老区重镇、生态文明典范之都”的四都新貌等元素。设计要求有详细、清晰的标志性雕塑设计图像或模型,整套设计理念的文字释义,图样中颜色、形体、结构等各视觉元素的文字释义。 2、设计风格要简约大气,创意独特,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与红军烈士陵园整体风格及水体、绿地协调统一。 3、雕塑为烈士陵园主题雕塑及浮雕墙,材质由设计人员自定。 4、工程控制投资估算约60万元人民币。 5、尊重地方历史特征,体现厚重地方红色历史文化及和谐奋进的人文精神,创造具有地方特色与陵园景观 6、允许一人提交多个设计方案。 7、参与设计方案投标的费用由应征者自行负责。 五、设计成果要求 设计单位应在指定的时间、地址提交设计成果,设计成果包括说明书、设计图纸和电子文档三部分: 1、说明书 (1)、题目、设计理念、创意构思说明; (2)、技术指标和建设步骤建议; (3)、工程投资估算。 2、设计图纸 (1)、总平面图; (2)、单体或群体雕塑立面图; (3)、各方位效果图(含鸟瞰图); (4)、其他有助于说明设计意图的图纸。 3、电子文档 设计单位送报设计成果电子备份文件2套,文本为DOC格式文件,图纸为JPG格式文件。 逾期未提交设计成果的设计单位,将视为弃权;逾期提交设计成果的设计单位也将视为弃权;提交成果经专家组审查不符合设计内容与深度要求的,视为作废。另外附件中的报名表和承诺书须填写签字(盖章)后一并提交。 六、知识产权与版权声明 1、设计人投稿后,则视为同意主办方拥有对设计方案宣传、出版、展览及推荐实施等形式的权力。 2、凡参加本次方案设计投稿人均被视为同意并接受本声明,无须书面或其他方式予以确认。 3、设计人必须是设计方案的原创作者,并依法享有著作权。设计人保证提交的设计方案为首次发表且不会侵犯任何其他人的知识产权。若发生由此造成的任何纠纷,一切法律责任及给主办方造成的损失由设计人承担。 4、本次活动所有有关的一切争议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 5、如有疑问可向主办方咨询,主办方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或调整相关日程。 6、应征作品被采用前,创作者有义务按照主办者的要求对应征作品进行修改完善;应征作品被采用(含获奖作品)后的著作权归主办方所有,主办者有权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开发、修改、授权、许可或保护等活动。 七、评选与奖励 征集活动结束后,由主办单位负责对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审,最终评出一等奖一名,奖金 叁万 元,作为入选方案进一步设计,最终确定为实施方案;二等奖两名,奖金 壹万 元;三等奖两名,奖金 伍仟 元。(以上以奖金代替设计费,并以人民币为单位) 八、联系方式 主办单位: 福建省长汀县四都镇人民政府 通讯地址: 福建省长汀县四都镇 邮政编码: 366303 联 系 人: 张先生 联系电话: 13507502559 传真号码: 0597-3160390 委托代理人:福州闽教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龙岩分公司 分公司办公地址:长汀县老年活动中心一楼 联系人: 肖女士 联系电话: 0597-6633111 |
报名期限: | 2012/10/31至 2012/11/19 |
|